常見害蟲
白 蟻
——
■ 主要的經濟害蟲,對健康不構成威脅
■ 集群而居,真正的群居昆蟲
■ 每個集群都包括產卵的蟻後,蟻王和許多無翅的兵蟻或工蟻等不同品級
■ 可人為生殖類型(繁殖蟻)和非生殖類型(不育蟻)
-- 生殖類型有長翅型(原始型繁殖蟻)、短翅型(***補充繁殖蟻)及無翅型(第二型補充繁殖蟻);體型及繁殖能力按品級下降
-- 非生殖類型中工蟻和兵蟻
-- 兵蟻在頭部和胸部多變化,又為蛻變型
■ 按其棲性可為土棲性、木棲性和土木棲性
■ 他們在木裏或泥土中挖不容易發現的洞或通道
■ 蟻路被塵埃和泥土所造成的保護層覆蓋
床 蝨
——
床蝨(臭蟲)生活史
■ 不完全變態
卵→若蟲→成蟲
■ 雌蟲飽血後產卵,每次產卵數個。
■ 一生可產卵75~200個,***多達540個。
■ 卵白色,長圓形,大小為0.8~1.3x0.4~0.6mm,一端有略偏的小蓋,卵殼上有網狀紋,常粘附在成蟲活動和穩匿處,如床板、蚊帳、傢俱、墻壁、地板和天花板的縫隙裏,在18~25℃條件下經1周即孵出若蟲。
■ 若蟲與成蟲外形相似,隻是體小而白色,體內生殖器官未成熟,缺翅基。若蟲分5齡。
■ 整個生活史約需6~8周時間。如環境合適,亦可延至330天。在溫暖地區適宜條件下臭蟲每年可繁殖六七代,成蟲壽命可達9~18個月。
蟑 螂
——
■ Class Insecta 昆蟲網
■ Order Dictyotera 蜚蠊目
■ Family Blattidae 蜚蠊科
■ 蜚蠊俗稱蟑螂
■ 全世界約有4000種,我國記錄有168種
形 態
■ 蜚蠊成蟲橢圓形,背腹扁平
■ 體長者可達100mm,小者僅2mm,一般為10~30mm
■ 體呈黃褐色或深褐色,因種而異,體表具油亮光澤。
老 鼠
——
三種常見共生老鼠品種:
a) 褐家鼠(Rattus norvegicus),溝鼠
■ 又名褐鼠、普通鼠、挪威鼠
■ 體長(頭至尾):35~45cm
■ 在水渠、低層、地洞發現
b) 黑家鼠(Rattus rattus),溝鼠
■ 又名屋頂鼠、船鼠、玄鼠、黃胸鼠
■ 體長(頭至尾):37~45cm
■ 在高層、屋頂空隙、管道/槽溝發現
c) 小家鼠(Mus musculus),小鼠
■ 家居小鼠
■ 體長(頭至尾):18cm
■ 在屋頂、傢俬、食物架和其他密集處發現
跳 蚤
——
■ Class Insecta (昆蟲網)
Order Siphonaptera (蚤目)
Family Pulicidae (蚤科)
Family Leptopsyllidea (細蚤科)
■ 約有16科多於2500種成蟲形態
成蟲形態
■ 雌蚤長3mm左右,雄蚤稍短,體棕黃至深褐色。有眼或無眼。全身多剛勁的刺稱為鬚。
■ 成蟲體小而側扁(側扁的體形是蚤目獨有的特徵)
■ 蚤類成蟲軀體分為頭、胸、腹三部
黃 蜂
——
■ Order: Hymenoptera (膜翅目)
■ Subfamily: Vespoidea (胡蜂總科)
■ Classification: Aporita: Aculeata (細腰亞目針尾部)
青蜂總科(Chrysidoidea)、泥蜂總科(Sphecoidea)、蜜蜂總科(Apidea)、胡蜂總科(Vespoidea)
外形:
■ 與蜜蜂(Bee)和螞蟻(ant)同目的昆蟲
■ 黃色和黑色的間紋
■ 兩對透明的翅膀
■ 窄小的腰部
■ 腹部***節與胸部相連
■ 腹部末端有一螫針(sting)
■ 咀嚼式/吸吮式口器
蚊子
——
蚊科是昆蟲網雙翅目之下的一個科。
該科生物通常被稱為蚊或蚊子,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織小飛蟲。雄蚊以植物汁液為食,雌蚊具寄生於其他生物表面,使用刺吸式口器刺穿宿主的皮膚以吸取血液。其宿主成千上萬,主要為寄生蟲,如哺乳勤物,鳥類,爬行動物,魚類等。某些種類的蚊子將會變成寄生於節肢動物。吸食血液封宿主一般不曹有太大影譬,但在吸食遇程中,蚊子的唾液殘留物中會出現皮疹等症狀。蚊子是許多種疾病的傅播媒介,蚊子會以吸食血液的方式,將疾病從一個宿主體內傳播到另一個體內,登革熟,虐疾,黃熟病,日本腦炎,等蟲媒病毒可以這種方式快速傅播,因此,蚊子被列為世界上***危險的害蟲之一。目前除南極洲外,各大洲皆有蚊子的廣泛分怖。
螞 蟻
——
螞蟻的軀體是由頭部、胸部和腹部所構成的;頭部有口器和觸角。腹部會分泌出一種傳訊費洛蒙,好讓後來的夥伴能嗅出這種分泌物的氣味,循著路徑前進。至於觸角是用來傳遞彼此間訊息;一般而言,他們都有複眼但並不是很大;不過也有些沒有複眼的,例如:盲蟻就是完全沒有眼睛的,盲蟻是憑空氣分子和氣流、溫度來判斷東西的距離。
螞蟻的胸部有六雙腳,他們會以前腳清潔觸角的觸角梳,作用和刷子、梳子一樣。胸部和腹部中間,有一個小小的腹柄,這是螞蟻的特徵。